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营销案例-->详细内容
捡到的知识——有场景的知识之一
作者:佚名 日期:2001-11-6 字体:[大] [中] [小]
-
朱锡庆
---每一种具体的商机,都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一系列偶然发生又稍纵即逝,并且不再重复出现的琐碎事件组合中隐藏的因果关系。
---编者按:
---从生活中学知识,从生活中掘商机——相当普通的这两句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算是老生常谈了。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世事洞察皆学问的,却未必是大多数人。自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有场景的知识》系列文章,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寻找出人们可资利用的知识和商机。
---作者朱锡庆系长沙交通学院经济学教授,经年致力于制度经济学研究。他的治学原则是读事,即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剖析,引申出经济学之大道理。
---长沙的出租车是这样计价的:3千米之内不管远近一律收费8元,从3千米至3.9千米加1.6元,从4千米至4.9千米再加1.6元,以下类推。这种收费结构的一个问题是,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在整数千米的边际处相互暗算。比如说,恰好在3.9千米处乘客说目的地到了,司机会顺势向前滑行一段,或者让车辆就地打几个转,计程表显出4千米就嘎然而止,他找借口说,停不住。所以有经验的乘客就在3.8千米处叫停,宁可多走几步,不给司机以借口。我一个朋友每天上班都打车,从家到公司恰好3.9千米,在付了几次冤枉钱以后,他就固定在3.8千米处叫停。这样一来每天可节省3.2元。然而,有一次他习惯性地在3.8千米处叫停,抬头一看计程表却是4千米。显然,司机做了手脚。这种事情他后来又遇上多次,不同司机却同一腔调:“尽管去投诉!”
---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告诉我其中的奥秘,出租车司机只是使用比标准轮胎小一号的轮胎。因为出租车计程是通过一个传感装置把轮胎轴和读数器相连,按转多少圈为一千米,再把传感装置记录的圈数输入读数器并转换为千米数显示。在同样的距离之内,使用小轮胎比使用大轮胎转的圈数多,所以在读数器上显示的里程要长。因为司机没有拆过读数器,所以不怕投诉。当然使用较标准轮胎小一号的轮胎比正常情况车辆的磨损大,但增加的收入可以使磨损忽略不计。饶有趣味的是,我在调查中还发现,干这种勾当的都是开出租车多年的“老油子”,新手没一个会。这说明其中起作用的是经验知识,即:与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伴随发生的副产品,在一个过程中无意间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知识。比如,出租车司机的本意并非为了获取这类知识而干这一行,但在载客服务的过程中,却无意中获得了这类知识。
---在这个例子中,经验知识与原理知识相叠合。只要事先掌握出租车计程原理,刚开车的新手也会这种勾当。所以我担心用小轮胎会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伎俩。原理知识是一种白背景知识,即这一类知识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具有普适性(comprehensiveness)。原理知识最初也是活动的副产品,在一个过程中无意间为人所获。但是因为具有无需背景的普适性,所以这种知识不会因不同人的不同经历而难以传播和传承,并且很容易通过传授和学习变成众所周知的大道理(公共知识)。因为原理知识是穿越不同时空的稳定的因果关系,所以它可遇也可求。再加之原理知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产生的激励,因此这类知识的获取,就从原来作为活动的副产品(表现为一个过程中无意的遭遇)转变为有意识的求知活动。近代以来兴起的实验科学就是这样的一种求知活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因果关系。而原来在一个活动过程中无意间发现这样一个新因果关系,却是百年难遇的事情。因此,原理知识越来越多地由经验知识(其他活动之无意识的副产品)变为科学知识(有意识求知活动的产物)。
---尽管如此,在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中,通过有意识的求知活动获得的科学知识,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知识的绝大部分依然是作为其他各类活动之副产品的经验知识。这是因为原理知识之外还有大量因时因地而异,对背景变化极为敏感的“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哈耶克语),我称它为“有场景的知识”;这类知识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通过有意识的求知活动来获取它。即使可能通过有意识的求知活动获得,那也是得不偿失,所以这类知识就只能是作为其他各类活动之副产品的经验知识存在,在各种活动过程中无意间为人所获。因此,我又把它称为“捡到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讲,在活动过程中必定捡到这类伴随活动发生的副产品。
---为了说明这类知识的特性,下面这个例子可供玩味。
---林希先生在《老天津》那本书里讲了一个德国流浪汉在天津发迹的故事。流浪汉施礼德乘船从德国来到中国,从船上下来的时候,已饿了一整天,他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里转,觅食充饥。他从狗嘴中夺下一块肉骨头,吃到了来中国后的第一顿饭。然后他就准备在德租界的一家小洋楼的墙角处过夜。巧的是,一小包做针线活用的针从楼上被扔下来,正好落在施礼德身旁。第二天,他带了那包针,捡了块木板,走出租界去玩掷针的把戏。“当”的一声,针就扎在了木板上,围观者甚众。出乎意料的是,围观者问施礼德:针卖不卖?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施礼德把包内72根针以每根1角钱的价格全卖了。这7.2元让施礼德不愁没有饭吃,当时的天津一袋白面才两块钱。不过,施礼德的最大收获是因此发现了大赚一笔的商机。他回到德租界,挨家挨户地收购针去了。施礼德以1角钱1包的价格用刚赚到的7.2元买了72包,出了租界再以1角钱1根的价格卖给天津人,到手518.4元。一个前一天为充饥还在与狗抢骨头的流浪汉,就这样戏剧性地发迹了。
---这一故事启发我们:商机原来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一系列偶然发生又转瞬即逝,并且不再重复出现的琐碎事件中隐藏的因果关系。施礼德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他会在那样一个晚上捡到那样一包针,而且竟然还有人愿意出1角钱一根的价格向他买,然而把这一串细节联系起来,一个使他命运发生戏剧性变化的商机就在其中。商机永不重复,尽管现在的天津不乏发财机会,你却不可能重复施礼德的戏剧故事,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商机是如此个性化,以至必须重复上面那句话:每一种具体的商机,都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一系列偶然发生又稍纵即逝,并且不再重复出现的琐碎事件组合中隐藏的因果关系。既然如此,每一个场景(特定琐碎事件的组合)分别对应一种因果关系,这就是说不存在关于商机的普适性知识(白背景知识),有关商机的知识都是有场景的知识(特定琐碎事件组合中隐藏的因果关系)。
---场景的无穷多样性以及某一场景出现的偶然性,使得发现某一特定琐碎事件组合(场景)所隐藏的因果关系(比如施礼德的发财机会)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件,又不能把所发现的某一场景中隐藏的因果关系一般化而作由此及彼的推理。这就决定了有场景的知识,不可能通过有意识的专门求知活动来获取。同时也就意味着,有场景的知识只可能是专门求知活动之外其他各类活动无意识的副产品,人们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因某种触动产生联想,从而发现他所置身的场合一堆琐碎事件中隐藏的因果关系。活动总是有场景的(或者说活动总是具体的,不存在不分场合的一般活动或抽象活动),因而尽管发现“一堆怎样的琐碎事件中隐藏一个怎样的因果关系”是不确定的,但是活动过程必然遭遇发现。换言之,捡到什么内容的有场景的知识事先不确定,但活动过程中必定捡到有场景的知识,而且是白捡的。所以如果你一定要刻意求得这类知识,那么让自己卷入某个活动过程,不为别的,专为求知,也可以发现点什么,不过因此获得的这类没有普适性的知识所具有的价值,不一定能补偿获取知识的代价。而作为其他活动无意识的副产品,知识是白捡的,获取知识的代价为零。人们对待活动过程中无意间遭遇的发现不像猴子捡包谷捡一个丢一个,捡获的知识积累起来就是经验。
---经验可比喻为折叠于脑的一本谱,记录人的经历:一个个场景分别对应于隐藏其中的因果关系。谱化的有场景的知识悄然作用于以后的活动过程。施礼德的发财机会换一个人不一定能捕捉到,这同他个人经历有关。随场景切换迅速觉察某一特定琐碎事件组合中隐藏的因果关系,有赖于记录的经历中有很相似的画面作为参考。